这个超级大国,将对中国“关门”!

2017-12-06 行业:综合
  哪个超级大国?
  美国!
  关什么门?
  收购美国高科技企业或“敏感资产”的大门!
  据了解,一份名为《外国投资风险评估现代化法案(2017)》(FIRRMA)的文件,已经被分别提交给了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等待审议。这份文件要求扩大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审查权,其中包括:
  1、审查的范围将扩大到:外国企业和美国企业在美国本土之外设立的海外合资企业、并购交易、特许权协议等商业行为;任何美国企业,向外国个人或企业转让“被CFIUS认定为事关美国国家安全”的“关键技术”或“关键基础设施”的交易。
  2、设立“特别关注国”和“豁免审查”等机制。也就是说中国、俄罗斯这些国家有可能被纳入不公开的“特别关注国”名单,即便是对美国公司的少数股权投资也将被审查。至于美国的盟友们,将通过“豁免审查机制”获得比较自由的投资权。
  据了解,有美国的议员直言不讳地说:他们是在研究了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这份文件之后,产生的“限制中国投资”的想法。因为在《中国制造2025》里,他们不仅看到了中国的雄心,还了解到中国政府将鼓励购买国外技术、先进企业,来推进先进制造业(比如机器人、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的进步。
  而在过去几年里,中国企业的确加强了在美国的投资、并购,而且从国家战略上限制房地产、影视、酒店、足球俱乐部的收购,鼓励先进制造业的并购。这些,都让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议员们生出了戒心。
  虽然两党议员在减税等重大问题上不断争吵,但在限制中国投资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意见却惊人的一致。他们是在特朗普访华期间(11月初)提出的上述动议,最终在国会通过的可能性却非常大。
  所谓“CFIUS”,是“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简称,它由9个政府机构的代表人员组成,美国财政部长担任委员会主席。CFIUS的代表们来自包括国防部、国务部以及国土安全部等,对可能影响美国国家安全的外商投资交易进行审查。
  用脚趾头就可以想明白——CFIUS显然更喜欢美国的盟友们,比如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加拿大的企业来美国并购、投资,而对于俄罗斯、中国等国家,则抱有“天然的敌意”。
  其中三一集团在美国的遭遇,是研究“CFIUS”干预行为的最好案例:
  2012年4月,三一重工在美国的关联公司罗尔斯公司从希腊电网公司,收购完成了位于美国俄勒冈州海军军事基地附近的ButterCreek风电项目,并取得了该项目建设的所有审批和许可,为此三一重工先后投入了约1300万美元。
  2012年5月美国海军西北舰队认为罗尔斯公司位于俄勒冈州巴特克里克的风力发电场影响其航空训练,并对罗尔斯提出交涉。罗尔斯同意配合美国海军,并将风力发电场南移约2.4公里。
  2012年6月,三一重工突然收到美国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要求,需要就该风电项目举行听证会。听证会后,2012年7月25日,罗尔斯方面收到了CFIUS第一次临时性禁令,以“涉嫌威胁国家安全”为由,要求相关风电项目立即停工;禁止存放或堆存任何设备,禁止移走相关基础设施;禁止除CFIUS授权的美国人以外任何人出入。
  2012年8月2日,三一重工收到了CFIUS发出的第二条临时性禁令,禁止该项目的任何转让,而且CFIUS称他们对被禁项目并无赔偿机制。2012年9月2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发总统令,支持CFIUS的裁决,以涉嫌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为由,中止该风场的风电项目。
  面对CFIUS霸道的裁决,三一集团奋起反抗,向美国法院起诉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和奥巴马总统。后来,三一集团一审败诉、二审获得胜诉。最后,跟CFIUS达成了和解。
  除了“CFIUS”可以叫停国外企业在美国的“敏感投资”,美国总统也有这个权力。比如在今年9月中旬,特朗普叫停了一家有中资背景的投资基金,对美国芯片制造商莱迪思半导体公司的收购。
  这是27年来,美国总统第四次以国家安全为由叫停外资收购交易——四次全都与中国有关。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此前曾两次在针对中国企业的案件中使用这一权力(其中一次,就是上面说的三一集团案例)。1990年,老布什总统曾阻止一家中国公司收购一家西雅图企业。
  从美国总统直接干预企业并购案的历史,可以看出美国对中国的防范有多么严密。
  如今,中国正进入“资金、产能走出去的时代”,过剩的产能将流向发展中国家,过剩的资金则主要进入发达国家。中国在发达国家的投资,从早期的房地产、矿产,正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转移。而这,正是美国所担心的,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在国际产业链条上的位置在提升,已经开始挑战日本、德国,下一步则可能挑战美国。
  所以,中美之争不仅仅是意识形态之争,还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个“稀缺位置”的竞争。

最新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