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贸易大国到跨境投资大国——看“一带一路”下中国海外投资分析

2017-08-02 行业:金融服务
2017年5月15日,为期两天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落幕。从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的港口到东非的高速铁路,再到穿越中亚的天然气管道,中国计划投资9000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称得上是历史上由单个国家发起的最大规模的海外投资行动。
“一带一路”快速推进的三年,也是中国对外投资蓬勃发展的三年。
海外投资持续增长,全球位次升至第二
2016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64个国家/地区的796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实现对外投资1701.1亿美元,同比增长44.1%。
十余年来,我国对外投资规模由最低时的全球第17位(2007年)到2015年首次位列全球第二。根据《2016年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15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强劲复苏,FDI达到1.76万亿美元,总量跃升38%,中国对外投资占到全球FDI的比重达到8.3%。

图表 2006-2017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亿美元)

看“一带一路”下中国海外投资分析

注:2006-2015年数据为全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数据,2016-2017年数据为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数据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
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一带一路”正逢其时

自2010年以来我国GDP增速开始放缓,从2010年的10.45%下滑至2016年的6.7%。出口方面则更显疲弱,2015年起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看“一带一路”下中国海外投资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而与此同时是国内轰轰烈烈的产业转移与升级,以及部分产业产能过剩的局面。面对过剩产能难题,对外投资不足,加上人民币国家化的挑战。“一带一路”战略恰好给中国走出去的机会,有效提振对外投资,成为近几年来最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
海外并购风起云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
从对外直接投资构成来看,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新增股权、收益再投资、债务工具投资三种类型并驾齐驱,此起彼伏。
但从2014年开始,随着海外并购的急速扩张,新增股权投资占比快速上升,2015年首次超过六成,而债务工具占比创历史新低。2015年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中,新增股权投资967.1亿美元,占比达66.4%;收益再投资379.1亿美元,占26%;债务工具投资110.5亿美元,较上年占比减少一成,仅为7.6%。

图表 2006-201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构成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
2015年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表现出项目数量及金额的快速增长,更是在行业分布及投资领域上有了新的表现。
2016年全年,我国企业共实施对外投资并购项目742起,实际交易金额1072亿美元,涉及73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并购规模增速接近97%。海外并购规模占全年对外投资金额的比重跃升为63%。

图表 2006-2016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情况

看“一带一路”下中国海外投资分析

注:2012-2014年并购金额包括境外融资部份,比重为海外并购金额占当年对外投资投资的比重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
另一方面,2016年海外并购项目中,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领域成为热点。过去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项目多集中在矿产、能源、基建、环境等领域。2016年742项海外并购中,对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分别实施并购项目197起和109起,占境外并购总数的26.6%和14.7%。海尔全资收购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家电业务、万达收购美国传奇影业公司等一批有代表性的并购项目对推动我国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全球价值链布局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进入2017年,更有2月份木林森收购德国照明巨头欧司朗的家用照明业务,4月楚天科技收购德国制药设备巨头Romaco,5月郑州煤矿机械集团5.95亿美元收购德国博世公司电机业务。
从这些案例可以明显看出,中国企业收购的对象,开始转向先进产业的尖端工业设备公司。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火热,未来潜力无限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哈萨克斯坦,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演讲中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一个月后,习近平参与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尼国会演讲时提出,中国愿意与东盟国家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至此,陆上和海上丝路概念成形,“一带一路”正式被搬上台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日益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热土。2017年前四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15.1%,占比较去年同期增加6.9个百分点。
前四月,中国投资超过1亿美元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12个。中国已成为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的最大外资来源国。另外,中国企业对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幅巨大,对巴基斯坦、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直接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674.14%、809%、241.3%和162.74%,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图表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情况

看“一带一路”下中国海外投资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
国有企业担当重任,私营企业积极入局
长期以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中,国有企业尤其是大型央企占据了主要位置,但值得注意的趋势是地方企业、非国有企业的身影增多,改变了以前主要靠央企、国企“走出去”的局面。
从2006年到2014年,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中,国企企业占比从81%下降到53.6%,而非国有企业占比从18%上升至46.4%,且仅两年还在持续增加。

图表 2006-2014年中国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对外直接存量占比

看“一带一路”下中国海外投资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商务部《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
另外一个层面来看,地方企业逐渐占据对外投资主导地位。
2016年全年,地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1487.2亿美元,占同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从2015年的66.7%增至87.4%。2016年,央企对外直接投资占比仅为12.6%。
“一带一路”沿线,大型央企担当主力
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这些国家相对经济发展程度较低,受到全球宏观经济、地区政局等因素影响较大,发展还处于较基础的阶段。相较地方企业而言,大型央企在这些国家更有勇武之地。
一带一路发展三年多来,已有47家央企参与、参股或者投资,或者和沿线国家的企业合作共建了1676个项目,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为中央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丰富的实践。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国交建旗下公司约修建了10320公里公路、95个深水码头、10座机场、152座大桥,以及2080公里的铁路。2016年,中国交建对外承包工程份额约占全国对外承包工程的14%,沿线新签项目超过100个,合同额超过“一带一路”总合同额的10%。
截至2017年4月,中国石油与“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进行50个项目合作。2016年油气权益产量近6000万吨,约占公司海外权益总产量的80%。同时,中国石油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从西北、东北、西南和东部逐步建成了中亚、中俄、中缅及海上等4大油气运输通道,初步形成了联通中外、贯穿惠及多国的油气供应和市场网络。
国机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中的48个国家,已完工或正在执行的项目773个,合同金额736亿美元,涉及市政、能源、环保、水利、房建、工业建设、石化、交通等多个领域。其中,中白工业园是中国在海外最大、合作层次最高的经贸合作区,目前已有8家企业入园,有25家企业签署了入园协议。
截至2017年4月,国家电网累计对外投资约150亿美元,成功投资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和地区的骨干能源网。公司加强管理、严控风险,项目全部实现盈利,年均投资回报率超过10%,资产运营效率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中国中车境外资产从2013年的30亿元递增到2016年的306亿元。截至2017年4月,中国中车在全球26个国家和地区设立75家境外子公司、13家境外研发中心(含筹建)。这75家境外子公司中,有50家诞生在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
“一带一路”,两条路径,沿线64个国家,占全球人口的三分之二和经济总量的三成。
今后5年中国对外投资可达每年1200亿元-1300亿元,其中相当一部分会投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还存在巨大的经济合作潜力有待挖掘。而一带一路的提出意义重大,有助于为中国的对外开放开辟更广阔空间。

最新行业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