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新起点,新趋势,新征程

2017-08-02 行业:综合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这是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政府就此主办的规格最高的国家会议,意义重大。以此为契机有望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步伐加快。
本次峰会期间多方有望达成新的超预期合作,内容涉及合作方向、项目落地和支撑体系等,国际合作战略进一步深化。长期来看,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已到关键节点,政策密集催化,叠加国内外因素,今年战略有望实现点面突破,项目落地加速。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推进的转折点,将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推向深化的重磅催化剂。以下将从“一带一路”未来战略的持续性、战略意义的深化及战略的广度与深度三个方面对“一带一路”三年来的表现进行剖析。
一、新起点:“一带一路”战略未来仍将延续
自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提出,已经过去3年,期间围绕着“五通发展”已经产生了很多的创新成果,众多互利共赢的合作新模式也逐渐推进。“一带一路”战略正顺利发展,逐渐成为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重要抓手。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深入,很多人开始担心政策的持续性问题,特别是在对外投资、贸易出现数据下滑,或者“一带一路”相关板块和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不好的时候。

图表 2013-2017年“一带一路”指数市场表现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

数据来源:Wind
但从“一带一路”一系列政策及重大项目合作推进的结果来看,一带一路项目持续推进,进展良好。根据商务部2017年一季度对外投资数据显示,我国“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逐渐深化,对外投资合作强度依然较高。
对外投资方面:一季度我国企业在沿线43个国家新增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9.5亿美元,占同期总额14.40%,同比5.40%;
对外承包工程方面:一季度对沿线61个国家新签承包工程项目合同952份,完成营业额143.90亿美元,同比4.70%,占同期总额49.20%。
投资行业结构优化,新兴产业比例提高:一季度,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加速,占比分别上升11.20%和10%,位居前三。
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大项目增多,出口带动作用明显:一季度,新签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56个,合计340.70亿美元,占总额79.30%。对外承包工程带动货物出口34.70亿美元,同比28.4%,高于同期货物贸易。

图表 2016-2017年“一带一路”新签合同额、完成营业额及其同比增速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图表 2016-2017年“一带一路”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累计值及其占同期总额比重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图表 “五通发展”促进欧亚发展一体化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

数据来源:商务部,中国一带一路网
在当前国际发展环境尤其是在美国贸易保护的背景下,未来中央不会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上偃旗息鼓,今后长时间内“一带一路”将是政府工作的重点,政策宏观层面的推进会延续,企业微观层面的进展也必将稳步前行。
二、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布局需求侧大棋
从“一带一路”合作成果来看,我国先后与尼泊尔、阿拉伯埃及王国等28个国家签订双边合作协议,在设施、贸易、资金及文化等方面实现互助合作。同时“一带一路”将优化我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有利于我国进出口结构的长期稳定。
根据商务部最新数据,近三年来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达3.1万亿美元,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6%;中国企业在沿线20个国家建设了56个境外经贸合作区,累计投资179亿美元。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以“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为例,截至2016年,我国对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的出口额之和已经占了我国总出口额的17.2%,仅次于美国的18.6%,高于欧盟的16.2%;我国从东南亚和中亚国家的进口额占我国进口总额的13%,与欧盟占比持平,高于美国的8.5%。

图表 2016年“一带一路”区域贸易额占比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

数据来源:《“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20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贸易伙伴。美国新一任总统上台后,其贸易政策将更偏向保护主义,对我国出口不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我国在经历了4万亿的投资繁荣后,产能过剩、库存过高及杠杆过高问题凸显,随着经济转入新常态,单纯依靠资本提升经济效率的方式不再凑效,靠资源驱动的方式不能提高潜在增长率。在这种经济背景下诞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三去一降一补”。然而,单靠供给侧改革只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还需要需求侧推动实现复苏。
当前,需求端的三驾马车,投资不能长久,消费过于平稳,出口成为关键。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及民粹主义抬头的情况下,中国“一带一路”战略作为一盘大棋,在更大的视野内寻找和开拓市场,未来只会加强而不会减缓。
三、新征程:“一带一路”的广度与深度
1、“一带一路”广度:参与国家在增多,美国对“一带一路”态度正在转变
从“一带一路”合作的广度来看,截至2016年底,已有100多个国家表达了对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和参与意愿,中国与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近5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合作内容涵盖互联互通、产能、投资、经贸、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领域。
出席2017年“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28个国家与一带一路的紧密联系包括:“中巴经济走廊”的建设,“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中国-中东欧”影响力通道,中国在印度洋打造的“珍珠链”,欧亚大陆桥,中非盟友等。未来随着国家战略层面沟通的不断深入,合作范围将越来越广,合作的国家和组织也将不断增加。
而在中美双边贸易上,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于4月7日披露“百日计划”,即中美双方将针对双边贸易展开为期100天的会谈。“百日计划”的主要目标在于收窄美中贸易逆差,增加双边贸易总额。在中美贸易摩擦缓和下,“一带一路”内涵有望进一步延伸,美国对中国力推的“一带一路”战略所持的态度正在发生改变。
2、“一带一路”深度:产业结构仍需优化升级
在“一带一路”合作地域延伸的形势下,势必要求合作产业结构的优化,我们认为这也将是未来“一带一路”合作的重要方向。
目前“一带一路”的产业分布以基建为主,基建互联互通已经取得实质进展。近年来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呈快速发展态势,2016年新签合同额达到2440亿美元,同比增长达36%。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比达51.6%,相对于2013年“一带一路”战略首次提出时的42.1%显著提升了9.5个百分点。在地区分布上,亚洲市场表现强劲,2016年新签合同总额超过1220亿美元,同比增长37%,其中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占比较大。

图表 2016年按行业及地区分类的中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

数据来源:商务部

图表 2015-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及欧美地区投资/建设产业结构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

数据来源:美国企业研究所(AEI),商务部
针对不同“一带一路”国家,未来中国对外投资的产业侧重点也将因地制宜,从而实现产业结构优化。
对印度、俄罗斯直接投资将侧重社会经济转型;对东盟地区投资重点在于双方优势产能合作;对中东欧地区投资立足于产能与高附加值环节整合;对中东地区将形成以能源合作为主轴,以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航天卫星、新能源三大高新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格局;对于中亚地区投资则更倾向于助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
而对于丝路沿线国家,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韩国、英国、美国等成熟市场国家,如何提升品牌资质,挖掘可持续“一带一路”机遇则成为关键。
3、“一带一路”深度:西部地区变身开放前沿
另外,如何实现海外沿线国家与国内沿线城市的联动效应,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持续推进,同样值得深思。
“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发展打开机遇之门,推动西部地区从开放末端变身开放前沿。西部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当前规划的六大经济带中,有四大经济带都经由西部地区走出国门(新亚欧大陆经济走廊、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图表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方向

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今日开幕

数据来源: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
重庆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具有独特优势,一方面其通过渝新欧铁路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另一方面与中南半岛经济走廊链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扼守长江中上游的重庆,在长江经济带中占据重要位置。在与“一带一路”国家的互联互通中,凭借优越的区位优势,重庆发挥着重要的枢纽作用。未来重庆东西方向铁路网建设,以及港口、机场等领域的发展值得关注。
云南毗邻缅甸、越南、老挝三国,是我国连接中南半岛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战略中,云南提出“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八出省五出境”铁路骨架网和“两出省三出境”水运通道建设规划,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孟中印缅经济合作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开拓新的战略通道和战略空间。
广西与东盟海陆相连,未来建设着力点在于构建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道。近年来,广西依托沿海大港、沿边口岸和西江黄金水道,重点建设“一中心一枢纽六通道”,完善和提升连接西南中南、直达东盟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使广西成为我国西南、中南地区走向港澳、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
新疆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十三五期间将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中通道”、“丝绸之路经济带南通道”、“中巴经济走廊”、“沿边开发开放战略通道”5大通道建设,并计划在2017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完成1.5万亿目标任务。
伴随着中国和中亚、东欧国家的经济往来日益密切,新疆的区位优势和辐射效应进一步得以凸显,相关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当前无论是从国内环境还是从国际格局来看,“一带一路”都处在加速推进阶段,未来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进一步走向纵深,将会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加入到中国的经贸合作中来,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构建紧密、强劲的伙伴关系网络,最终实现世界经济地理的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