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源市宋杖子镇投资环境评估分析报告

点击查看:辽宁省产业投资与招商引资大数据
宋杖子镇投资环境六大要素综合评分
  • 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宋杖子镇投资环境总体评分为57分,在全国32208个乡镇中排第16778名,超越全国47.9%的乡镇; 在辽宁省1044个乡镇中,排在第520名,处于第二梯队 在朝阳市的174个乡镇中排在第64名,处于第二梯队; 在凌源市的37个乡镇中排在第11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全市排名 全省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整体经济实力54.5923211298超过全国64.9%的乡镇,整体经济实力中等
经济发展质量56.910467023256超过全国27.8%的乡镇,经济发展质量中等
区域开发强度625953316821超过全国47.8%的乡镇,区域开发强度中等
与宋杖子镇投资环境总体评分相近的乡镇:
凌源市所辖各乡镇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1宋杖子镇整体经济实力分析
  • 宋杖子镇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1298名,超越全国其他64.9%乡镇; 在构成整体经济实力的5个指标中,宋杖子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常住人口、从业人员数量和工业总产值三个指标。
  • 在辽宁省排名第232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朝阳市排名第9名,处于第一梯队位置; 在凌源市排名第2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凌源市排名 朝阳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工业总产值49.774249413468
常住人口50.22712110345
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49.296958918270
从业人员数量50.2259010321
二三产从业人员49.652931516736
1.1宋杖子镇工业总产值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工业总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3468名,超过全国18740个乡镇,相当于超过58.2%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494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42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7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2宋杖子镇常住人口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常住人口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0345名,超过全国21863个乡镇,相当于超过67.9%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121名,在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7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3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270名,超过全国13938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3.3%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589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69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9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4宋杖子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从业人员数量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0321名,超过全国21887个乡镇,相当于超过68%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90名,在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5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5宋杖子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二三产从业人员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6736名,超过全国15472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8%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315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29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宋杖子镇经济发展质量分析
  • 宋杖子镇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23256名,超越全国其他27.8%乡镇; 在构成经济发展质量的4个指标中,宋杖子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人均产值和从业人口比二个指标。
  • 在辽宁省排名第670名,处于第三梯队位置; 在朝阳市排名第104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凌源市排名第17名,处于居中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凌源市排名 朝阳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人均产值5055955211814
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49.754851614611
从业人口比49.895131116962
非农从业人员比31.81710869524848
2.1宋杖子镇人均产值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人均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1814名,超过全国2039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63.3%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552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59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2宋杖子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4611名,超过全国17597个乡镇,相当于超过54.6%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516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48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3宋杖子镇从业人口比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从业人口比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6962名,超过全国15246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7.3%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311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51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9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4宋杖子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非农从业人员比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4848名,超过全国7360个乡镇,相当于超过22.9%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695名,在省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108名,在市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17名,在区内处于居中的位置。
3宋杖子镇区域开发强度分析
  • 宋杖子镇区域开发强度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6821名,超越全国其他47.8%乡镇; 在构成区域开发强度的3个指标中,宋杖子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二个指标。
  • 在辽宁省排名第533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朝阳市排名第59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凌源市排名第10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凌源市排名 朝阳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城镇建成区面积504212265520
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48.96262738452
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48.7147862819528
3.1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面积全国乡镇中排名第5520名,超过全国26688个乡镇,相当于超过82.9%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226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21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4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3.2宋杖子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9528名,超过全国12680个乡镇,相当于超过39.4%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628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78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14名,在区内处于居中的位置。
3.3宋杖子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分析
  • 宋杖子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全国乡镇中排名第8452名,超过全国23756个乡镇,相当于超过73.8%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宋杖子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273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朝阳市内,宋杖子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26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凌源市内,宋杖子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6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关于本页面县域投资环境评估模型的特别说明:
  • 单纯地说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好与不好,其实是意义不大;科学的说法是:某地的投资环境对于某类项目投资环境好,对某类项目投资环境不好。
  • 在一个城市的行政区分布中,通常处于中心的位置的“区”,更适合发展服务业,或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而“县”通常处于城市的相对周边地带,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一般较弱,通常更适合发展一般制造业,所以我们的县域投资环境评估模型是以一般制造业为评估对象。
  • 当一个行政县在我们的评估模型中得分较低,只是说明这个行政县在发展一般制造业的投资环境较差,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靠后;但这个行政县有可能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或许在发展旅游业、大健康产业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也可能拥有某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可以借助资源发展某种特色产业。
  • 所以,总体得分低的区域,不代表没有发展机会,可以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