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县白泥井镇投资环境评估分析报告

点击查看:陕西省产业投资与招商引资大数据
白泥井镇投资环境六大要素综合评分
  •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白泥井镇投资环境总体评分为55.2分,在全国32208个乡镇中排第19117名,超越全国40.6%的乡镇; 在陕西省1354个乡镇中,排在第905名,处于第三梯队 在榆林市的223个乡镇中排在第111名,处于第二梯队; 在定边县的28个乡镇中排在第8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全市排名 全省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整体经济实力54.24851615508超过全国51.9%的乡镇,整体经济实力中等
经济发展质量52.911991527753超过全国13.8%的乡镇,经济发展质量中等
区域开发强度61.714498219975超过全国38%的乡镇,区域开发强度中等
与白泥井镇投资环境总体评分相近的乡镇:
1白泥井镇整体经济实力分析
  • 白泥井镇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5508名,超越全国其他51.9%乡镇; 在构成整体经济实力的5个指标中,白泥井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从业人员数量、工业总产值和常住人口三个指标。
  • 在陕西省排名第516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榆林市排名第48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定边县排名第4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定边县排名 榆林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工业总产值49.756450718254
常住人口49.323348118053
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49.11113395619931
从业人员数量49.921928413250
二三产从业人员49.2612790528488
1.1白泥井镇工业总产值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工业总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254名,超过全国1395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3.3%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507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64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2白泥井镇常住人口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常住人口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053名,超过全国14155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4%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481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33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3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9931名,超过全国12277个乡镇,相当于超过38.1%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956名,在省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133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11名,在区内处于居中的位置。
1.4白泥井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从业人员数量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3250名,超过全国18958个乡镇,相当于超过58.9%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284名,在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19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5白泥井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二三产从业人员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8488名,超过全国3720个乡镇,相当于超过11.6%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905名,在省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127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6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白泥井镇经济发展质量分析
  • 白泥井镇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27753名,超越全国其他13.8%乡镇; 在构成经济发展质量的4个指标中,白泥井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从业人口比和人均产值二个指标。
  • 在陕西省排名第915名,处于第三梯队位置; 在榆林市排名第119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定边县排名第10名,处于居中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定边县排名 榆林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人均产值5058180126992
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49.758381027050
从业人口比52.1242843301
非农从业人员比13.31414699431314
2.1白泥井镇人均产值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人均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6992名,超过全国5216个乡镇,相当于超过16.2%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801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81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2白泥井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7050名,超过全国5158个乡镇,相当于超过16%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810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83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3白泥井镇从业人口比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从业人口比全国乡镇中排名第3301名,超过全国28907个乡镇,相当于超过89.8%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84名,在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42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4白泥井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非农从业人员比全国乡镇中排名第31314名,超过全国89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2.8%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994名,在省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146名,在市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14名,在区内处于居中的位置。
3白泥井镇区域开发强度分析
  • 白泥井镇区域开发强度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9975名,超越全国其他38%乡镇; 在构成区域开发强度的3个指标中,白泥井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二个指标。
  • 在陕西省排名第982名,处于第三梯队位置; 在榆林市排名第144名,处于第三梯队位置; 在定边县排名第14名,处于居中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定边县排名 榆林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城镇建成区面积49.977435111990
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48.11311874317924
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48.61414398020016
3.1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面积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1990名,超过全国20218个乡镇,相当于超过62.8%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351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74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7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3.2白泥井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0016名,超过全国12192个乡镇,相当于超过37.9%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980名,在省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143名,在市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14名,在区内处于居中的位置。
3.3白泥井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分析
  • 白泥井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7924名,超过全国1428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4.4%的乡镇;
  • 在陕西省内,白泥井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743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榆林市内,白泥井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118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定边县内,白泥井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13名,在区内处于居中的位置。
关于本页面县域投资环境评估模型的特别说明:
  • 单纯地说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好与不好,其实是意义不大;科学的说法是:某地的投资环境对于某类项目投资环境好,对某类项目投资环境不好。
  • 在一个城市的行政区分布中,通常处于中心的位置的“区”,更适合发展服务业,或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而“县”通常处于城市的相对周边地带,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一般较弱,通常更适合发展一般制造业,所以我们的县域投资环境评估模型是以一般制造业为评估对象。
  • 当一个行政县在我们的评估模型中得分较低,只是说明这个行政县在发展一般制造业的投资环境较差,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靠后;但这个行政县有可能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或许在发展旅游业、大健康产业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也可能拥有某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可以借助资源发展某种特色产业。
  • 所以,总体得分低的区域,不代表没有发展机会,可以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