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乐县苏集镇投资环境评估分析报告

点击查看:甘肃省产业投资与招商引资大数据
苏集镇投资环境六大要素综合评分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苏集镇投资环境总体评分为57.4分,在全国32208个乡镇中排第15839名,超越全国50.8%的乡镇; 在甘肃省1737个乡镇中,排在第361名,处于第一梯队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的147个乡镇中排在第28名,处于第一梯队; 在康乐县的15个乡镇中排在第1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全市排名 全省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整体经济实力54.21828714840超过全国53.9%的乡镇,整体经济实力中等
经济发展质量58.36758421123超过全国34.4%的乡镇,经济发展质量中等
区域开发强度61.94450218352超过全国43%的乡镇,区域开发强度中等
与苏集镇投资环境总体评分相近的乡镇:
1苏集镇整体经济实力分析
  • 苏集镇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4840名,超越全国其他53.9%乡镇; 在构成整体经济实力的5个指标中,苏集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工业总产值、常住人口和从业人员数量三个指标。
  • 在甘肃省排名第287名,处于第一梯队位置;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排名第18名,处于第一梯队位置; 在康乐县排名第3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康乐县排名 临夏回族自治州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工业总产值49.734890427966
常住人口49.641726114836
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49.254149518509
从业人员数量49.542035818104
二三产从业人员49.533942719784
1.1苏集镇工业总产值排名分析
  • 苏集镇工业总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7966名,超过全国4242个乡镇,相当于超过13.2%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904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48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3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2苏集镇常住人口排名分析
  • 苏集镇常住人口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4836名,超过全国17372个乡镇,相当于超过53.9%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261名,在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17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4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3苏集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分析
  • 苏集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509名,超过全国13699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2.5%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495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41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4苏集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分析
  • 苏集镇从业人员数量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104名,超过全国1410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3.8%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358名,在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20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4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5苏集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分析
  • 苏集镇二三产从业人员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9784名,超过全国1242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38.6%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427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39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3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苏集镇经济发展质量分析
  • 苏集镇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21123名,超越全国其他34.4%乡镇; 在构成经济发展质量的4个指标中,苏集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人均产值和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二个指标。
  • 在甘肃省排名第584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排名第67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康乐县排名第2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康乐县排名 临夏回族自治州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人均产值5024089227816
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49.724789227820
从业人口比48.6119297526585
非农从业人员比38.537365421825
2.1苏集镇人均产值排名分析
  • 苏集镇人均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7816名,超过全国4392个乡镇,相当于超过13.6%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892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40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2苏集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分析
  • 苏集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7820名,超过全国4388个乡镇,相当于超过13.6%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892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47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3苏集镇从业人口比排名分析
  • 苏集镇从业人口比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6585名,超过全国5623个乡镇,相当于超过17.5%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975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92名,在市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11名,在区内处于偏后的位置。
2.4苏集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分析
  • 苏集镇非农从业人员比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1825名,超过全国10383个乡镇,相当于超过32.2%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654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73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3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3苏集镇区域开发强度分析
  • 苏集镇区域开发强度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8352名,超越全国其他43%乡镇; 在构成区域开发强度的3个指标中,苏集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二个指标。
  • 在甘肃省排名第502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排名第44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康乐县排名第5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康乐县排名 临夏回族自治州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城镇建成区面积49.922846518126
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48.522825512161
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48.854452518785
3.1苏集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分析
  • 苏集镇城镇建成区面积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126名,超过全国14082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3.7%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465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28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3.2苏集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分析
  • 苏集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785名,超过全国13423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1.7%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525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44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3.3苏集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分析
  • 苏集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2161名,超过全国20047个乡镇,相当于超过62.2%的乡镇;
  • 在甘肃省内,苏集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255名,在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临夏回族自治州内,苏集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28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康乐县内,苏集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2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关于本页面县域投资环境评估模型的特别说明:
  • 单纯地说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好与不好,其实是意义不大;科学的说法是:某地的投资环境对于某类项目投资环境好,对某类项目投资环境不好。
  • 在一个城市的行政区分布中,通常处于中心的位置的“区”,更适合发展服务业,或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而“县”通常处于城市的相对周边地带,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一般较弱,通常更适合发展一般制造业,所以我们的县域投资环境评估模型是以一般制造业为评估对象。
  • 当一个行政县在我们的评估模型中得分较低,只是说明这个行政县在发展一般制造业的投资环境较差,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靠后;但这个行政县有可能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或许在发展旅游业、大健康产业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也可能拥有某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可以借助资源发展某种特色产业。
  • 所以,总体得分低的区域,不代表没有发展机会,可以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