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投资环境评估分析报告

点击查看:安徽省产业投资与招商引资大数据
铜陵市投资环境八大要素综合评分
  • 铜陵市投资环境总体评分为53.5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第123名,超越全国63.7%的城市。
  • 在构成投资环境总体评估的八大项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较高的是科技人才资源、生活居住环境和经济发展质量三个指标;相对得分较低的是物流运量规模、劳动力充裕度和整体经济实力三个指标。
  • 铜陵市投资环境评分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1位,处于第三梯队
  • 从发展进程上来看,铜陵市与合肥市同为省内领先城市
  • 铜陵市所辖的县市(不含市辖区)中,投资环境总体评分排前三位的地区是
指标 得分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整体经济实力46.9186超过全国44.9%的城市,整体经济实力中等
经济发展质量67.387超过全国74.4%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较高
经济开放度5682超过全国75.9%的城市,经济开放度中等
消费市场规模48.9148超过全国56.3%的城市,消费市场规模中等
物流运量规模28.4229超过全国32.1%的城市,物流运量规模较小
劳动力充裕度40.1270超过全国19.9%的城市,劳动力充裕度较紧缺
科技人才资源69.249超过全国85.7%的城市,科技人才资源中等
生活居住环境68.4238超过全国29.5%的城市,生活居住环境中等
相关城市:
城市投资环境总体评分相近的城市:
  • 安徽省内,与铜陵市投资环境最相似的城市是:
  • 全国范围内,与铜陵市投资环境最相似的城市是:
铜陵市所属区域投资环境分析报告:
中投顾问产业产业研究大脑
  • 铜陵市整体经济实力综合评分为46.9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名第186名,超越全国其他44.9%城市。
  • 在构成整体经济实力的7个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进出口总额、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和固定资产投资额三个指标。
  • 铜陵市整体经济实力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1
指标 得分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GDP45.112222超过全国34.2%的城市
财政收入44.515224超过全国33.6%的城市
固定资产投资额46.29178超过全国47.3%的城市
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512150超过全国55.7%的城市
进出口总额56.6382超过全国75.9%的城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15240超过全国28.9%的城市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4613202超过全国40.2%的城市
  • 铜陵市经济发展质量综合评分为67.3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名第87名,超越全国其他74.4%城市。
  • 在构成经济发展质量的6个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科学研发强度、GDP增速和人均GDP三个指标。
  • 铜陵市经济发展质量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8
指标 得分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GDP增速62679超过全国76.8%的城市
人均GDP54498超过全国71.1%的城市
政府财政收入比4615197超过全国41.7%的城市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39.315285超过全国15.5%的城市
每万人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53.71194超过全国72.3%的城市
科学研发强度84.938超过全国97.9%的城市
  • 铜陵市经济开放度综合评分为56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名第82名,超越全国其他75.9%城市。
  • 在构成经济开放度的6个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外贸依存度、外商及港澳台工业总产值比例和进出口总值三个指标。
  • 铜陵市经济开放度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4
指标 得分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进出口总值56.6382超过全国75.9%的城市
外贸依存度67.9136超过全国89.6%的城市
外商及港澳台工业企业数比例46.75127超过全国62.5%的城市
外商及港澳台工业总产值比例57.6259超过全国82.7%的城市
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项目数43.716233超过全国31%的城市
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6.512150超过全国55.7%的城市
  • 铜陵市消费市场规模综合评分为48.9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名第148名,超越全国其他56.3%城市。
  • 在构成消费市场规模的5个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人均可支配收入、职工平均工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三个指标。
  • 铜陵市消费市场规模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8
指标 得分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715240超过全国28.9%的城市
常住人口数量4014270超过全国19.9%的城市
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41.416275超过全国18.5%的城市
职工平均工资53.46101超过全国70.2%的城市
人均可支配收入61.8356超过全国83.6%的城市
  • 铜陵市物流运量规模综合评分为28.4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名第229名,超越全国其他32.1%城市。
  • 在构成物流运量规模的5个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水运货运量、公路水路客运量和公路货运量三个指标。
  • 铜陵市物流运量规模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5
指标 得分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公路水路客运量42.316217超过全国35.7%的城市
民用航空客运量011192超过全国43.2%的城市
公路货运量40.716243超过全国28%的城市
水运货运量45.81286超过全国74.7%的城市
民用航空货邮运量010187超过全国44.6%的城市
  • 铜陵市劳动力充裕度综合评分为40.1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名第270名,超越全国其他19.9%城市。
  • 在构成劳动力充裕度的4个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和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数二个指标。
  • 铜陵市劳动力充裕度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6
指标 得分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户籍人口数量3616292超过全国13.4%的城市
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期末数4213252超过全国25.3%的城市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48.311148超过全国56.3%的城市
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数40.316262超过全国22.3%的城市
  • 铜陵市科技人才资源综合评分为69.2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名第49名,超越全国其他85.7%城市。
  • 在构成科技人才资源的6个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科学研发强度、大学学生从业人员比和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三个指标。
  • 铜陵市科技人才资源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4
指标 得分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科学技术支出58.8468超过全国80.1%的城市
科学研发强度84.938超过全国97.9%的城市
普通高等学校数量46.811155超过全国54.2%的城市
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48.311148超过全国56.3%的城市
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59557超过全国83.3%的城市
大学学生从业人员比64.8437超过全国89.3%的城市
  • 铜陵市生活居住环境综合评分为68.4分,在全国地级以上城市中综合排名第238名,超越全国其他29.5%城市。
  • 在构成生活居住环境的4个指标中,铜陵市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生态环境质量和城市公交服务二个指标。
  • 铜陵市生活居住环境在安徽省地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13
指标 得分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基础教育水平每万人普通中学数量30.716305超过全国9.5%的城市
每万人普通小学数量39.916281超过全国16.7%的城市
普通中学在校生数37.516305超过全国9.5%的城市
普通小学在校生数3816310超过全国8%的城市
普通小学生师比37.815264超过全国21.7%的城市
普通中学生师比42.416248超过全国26.5%的城市
医疗服务水平医院、卫生院数量35.416286超过全国15.2%的城市
医院、卫生院床位数37.916274超过全国18.8%的城市
医生数(医师、助理医师)38.216294超过全国12.8%的城市
每万人拥有医院、卫生院数36.716276超过全国18.2%的城市
每万人拥有床位数36.115268超过全国20.5%的城市
每万人拥有医生数38.415275超过全国18.5%的城市
城市公交服务人均城市道路面积48.78137超过全国59.5%的城市
每万人拥有公共汽车数量55.7275超过全国78%的城市
每万人拥有出租车数量55477超过全国77.4%的城市
人均使用公共汽车次数53.3383超过全国75.6%的城市
生态环境质量人均绿地面积69.6227超过全国92.3%的城市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53.6587超过全国74.4%的城市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67.6218超过全国94.9%的城市
关于本页面城市投资环境评估模型的特别说明:
  • 单纯地说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好与不好,其实是意义不大;科学的说法是:某地的投资环境对于某类项目投资环境好,对某类项目投资环境不好。我们在设计评估模型时,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假设,即是以当下中国较为主流的产业为评估对象(如一般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
  • 当一个城市在我们的评估模型中得分较低,只是说明这个城市在发展当下主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投资环境较差,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靠后;但这个城市有可能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或许在发展旅游业、大健康产业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也可能拥有某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可以借助资源发展某种特色产业。
  • 所以,总体得分低的区域,不代表没有发展机会,可能需要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总体得分较高的地区,虽然对当前主流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有吸引力,但对于低附加值的一般制造业,反而具有排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