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原市威远堡镇投资环境评估分析报告

点击查看:辽宁省产业投资与招商引资大数据
威远堡镇投资环境六大要素综合评分
  • 辽宁省铁岭市开原市威远堡镇投资环境总体评分为57.7分,在全国32208个乡镇中排第15001名,超越全国53.4%的乡镇; 在辽宁省1044个乡镇中,排在第397名,处于第二梯队 在铁岭市的101个乡镇中排在第40名,处于第二梯队; 在开原市的23个乡镇中排在第10名,处于居中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全市排名 全省排名 全国排名 排名解读
整体经济实力54.24945115034超过全国53.3%的乡镇,整体经济实力中等
经济发展质量594349619906超过全国38.2%的乡镇,经济发展质量中等
区域开发强度62.33732911736超过全国63.6%的乡镇,区域开发强度中等
与威远堡镇投资环境总体评分相近的乡镇:
1威远堡镇整体经济实力分析
  • 威远堡镇整体经济实力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5034名,超越全国其他53.3%乡镇; 在构成整体经济实力的5个指标中,威远堡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数量和二三产从业人员三个指标。
  • 在辽宁省排名第451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铁岭市排名第49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开原市排名第8名,处于居中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开原市排名 铁岭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工业总产值49.776470318801
常住人口49.474843017476
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49.473222611354
从业人员数量49.563037717619
二三产从业人员49.583642518711
1.1威远堡镇工业总产值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工业总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801名,超过全国13407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1.6%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703名,在省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64名,在市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7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2威远堡镇常住人口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常住人口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7476名,超过全国14732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5.7%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430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48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常住人口排名为第7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3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1354名,超过全国2085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64.8%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226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32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排名为第7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4威远堡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从业人员数量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7619名,超过全国14589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5.3%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377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30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从业人员数量排名为第6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1.5威远堡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二三产从业人员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8711名,超过全国13497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1.9%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425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36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二三产从业人员排名为第8名,在区内处于居中的位置。
2威远堡镇经济发展质量分析
  • 威远堡镇经济发展质量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9906名,超越全国其他38.2%乡镇; 在构成经济发展质量的4个指标中,威远堡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人均产值和从业人口比二个指标。
  • 在辽宁省排名第496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铁岭市排名第43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开原市排名第12名,处于居中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开原市排名 铁岭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人均产值5067472817308
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49.777575920105
从业人口比49.861732717294
非农从业人员比40.2124751721018
2.1威远堡镇人均产值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人均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7308名,超过全国14900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6.3%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728名,在省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74名,在市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人均产值排名为第6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2威远堡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0105名,超过全国12103个乡镇,相当于超过37.6%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759名,在省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75名,在市内处于第三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每平方公里工业总产值排名为第7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3威远堡镇从业人口比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从业人口比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7294名,超过全国1491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46.3%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327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17名,在市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从业人口比排名为第6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2.4威远堡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非农从业人员比全国乡镇中排名第21018名,超过全国11190个乡镇,相当于超过34.7%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517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47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非农从业人员比排名为第12名,在区内处于居中的位置。
3威远堡镇区域开发强度分析
  • 威远堡镇区域开发强度在全国乡镇中综合排名第11736名,超越全国其他63.6%乡镇; 在构成区域开发强度的3个指标中,威远堡镇相对得分最高的指标是城镇建成区面积和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二个指标。
  • 在辽宁省排名第329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铁岭市排名第37名,处于第二梯队位置; 在开原市排名第7名,处于靠前的位置。
指标 得分 开原市排名 铁岭市排名 省内排名 全国排名
城镇建成区面积49.975649212530
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48.375946514644
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49.75241969072
3.1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面积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2530名,超过全国19678个乡镇,相当于超过61.1%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492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56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城镇建成区面积排名为第7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3.2威远堡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全国乡镇中排名第9072名,超过全国23136个乡镇,相当于超过71.8%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196名,在省内处于第一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24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建成区常住人口比例排名为第5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3.3威远堡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分析
  • 威远堡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全国乡镇中排名第14644名,超过全国17564个乡镇,相当于超过54.5%的乡镇;
  • 在辽宁省内,威远堡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465名,在省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铁岭市内,威远堡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59名,在市内处于第二梯队的位置。
  • 在开原市内,威远堡镇地区建成区开发比例排名为第7名,在区内处于靠前的位置。
关于本页面县域投资环境评估模型的特别说明:
  • 单纯地说一个区域的投资环境好与不好,其实是意义不大;科学的说法是:某地的投资环境对于某类项目投资环境好,对某类项目投资环境不好。
  • 在一个城市的行政区分布中,通常处于中心的位置的“区”,更适合发展服务业,或服务业与制造业并重;而“县”通常处于城市的相对周边地带,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一般较弱,通常更适合发展一般制造业,所以我们的县域投资环境评估模型是以一般制造业为评估对象。
  • 当一个行政县在我们的评估模型中得分较低,只是说明这个行政县在发展一般制造业的投资环境较差,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靠后;但这个行政县有可能拥有山清水秀的生态环境,或许在发展旅游业、大健康产业方面拥有独特的资源优势;也可能拥有某种特殊的自然资源,可以借助资源发展某种特色产业。
  • 所以,总体得分低的区域,不代表没有发展机会,可以寻求特色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