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竞争力大PK,你看好谁

2017-08-03 行业:综合
2016年12月,“国家中心城市”争夺终于尘埃落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城定位为“全球城市”,沈阳、天津、青岛、郑州、武汉、杭州、厦门、南京、西安、成都、重庆这11座城市夺得“国家中心城市”称号。
经济总量
从经济规模来看,北上广深依然是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天津和重庆作为直辖市,凭借近几年的高增速跻身第一阵营。武汉、成都、杭州、南京、青岛五市位居第二阵营,彼此之间相差甚微。第三阵营包括郑州、沈阳、西安、厦门几市。
更多内容可回顾往期内容:城市的未来在哪里——2016年中国百城GDP排行榜

图表2016年15个国家重点城市GDP排名

城市发展竞争力大PK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公报
人口规模及人口流向
从中西部向东部和东南沿海转移,这是中国人口流动主要趋势。尤其是以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为代表,巨大的开放空间,吸引了大规模人口流入。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吸引人口流入的最主要因素,而劳动力的持续输入也是发达地区保证经济发展动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合近几年来重点城市人口流向及人口规模两个指标来看,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天津等城市,不光人口总体规模大,而且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也强。
而有一个特别的城市就是重庆,重庆有着超过3000万的常住人口规模,是本文分析的15个城市中唯一一个常住人口规模小于户籍人口规模的城市。
这里面的主要原因在于,作为一个直辖市,重庆的总人口达3000多万,面积达8.24万平方公里,人口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其中主城区只有1000万左右,大量的人口分布在下辖区县,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区县人口除了一部分流向主城区外,有相当一部分流向了外省,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

图表2015年15个国家重点城市人口规模与人口流向

城市发展竞争力大PK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年鉴
深圳——来了就是深圳人
深圳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大量涌入的流动人口,而深圳也一直鼓励和吸引人才来深圳发展,提出“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在全国重点城市中是罕见的外来人口占比将近七成的城市,这其中为深圳带来了大量劳动适龄人口,人口红利推动深圳经济发展。
为了吸引人才的持续流入,深圳是四大一线城市中入户最为容易的城市,2017年更是进一步放松了入户标准,并出台了人口服务管理系列新政,包括提高新引进人才一次性租房补贴、成立人才安居集团等。随着人才培育引进力度的持续加大,质量型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将逐步确立。
对外开放程度
城市发展水平与对外开放程度息息相关,当初我国部分沿海城市就是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而先行发展富裕起来的。
从各城市进出口总额与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两项指标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对外开放水平,目前依旧是沿海城市开放程度较高。
上海、北京两市在两项指标上均遥遥领先其他城市。天津则凭借近些年的招商引资措施在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拔得头筹。其他几个城市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集群,一个是包括了广州、青岛等港口城市以及武汉、成都、重庆等内陆交通枢纽城市的集群。还有一类是区位条件更偏向内陆,总体经济实力略差的几个城市集群。
从长远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对内陆城市的贸易和开放程度将有较大促进作用。武汉、成都等作为区域贸易中心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图表2016年各城市进出口总额与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

城市发展竞争力大PK

注:北京、深圳、天津、广州、杭州、青岛、西安、成都的实际利用外商投资额数据为2015年数据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
上海——高度开放的贸易中心
随着上海自贸区的持续改革发展,贸易的便利程度进一步得到提高,外商投资环境也得到显著改善。
2016年上海新设外资项目5153个,合同利用外资再次突破500亿美元,达到509.78亿美元;实到外资185.14亿美元,连续17年实现增长,实到外资预计占全国的15%。
而上海国家贸易中心建设的脚步也从未停下。2016年上海货物进出口总额28664.37亿元,同比增长2.7%,居于各大城市之首。
2016年末,在上海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达168个,在上海落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580家。可以说,在城市对外开放度上,上海一骑绝尘,其他城市难以望其项背。
文化
现下,愈发成为中国诸多城市共识的一个理念是:不重视文化建设、不重视文化传承、不善于处理文化遗存保护和利用关系的城市,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徒有其表的空壳,是不可能有发展后劲和未来的。
2016年1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北京文博会品牌活动上,中国省市文化产业发展指数(2016)正式发布。该指数综合了文化生产力指数、文化影响力指数及文化驱动力指数三个指标,评选出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指数十强。

图表2016年中国城市文化产业综合指数

城市发展竞争力大PK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不可置否全国文化中心
2015年,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3179.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8%,比2014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按照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标准,2015年北京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8.5%,在全国占比最高。而根据人民大学最新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指数,2016年,北京市文化产业实力依然稳居第一。
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已成为北京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是仅次于金融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越来越多的优质文化资源在北京集中、发展。且随着全国文化中心成为北京的功能定位之一,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欲望与日俱增,“文化消费”已成为他们工作之余的重要部分。
可以看出,不管是从发展理念到发展路径,还是从体制改革到商业模式创新,北京都在引导全国文化产业发展。未来,“文化+”的融合发展将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成都——不可小觑的底蕴之城
虽然从文化体量与实力来看,东部城市依然占有绝对实力,但从增长速度上分析,2016年,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增长12.5%、中部地区增长9.4%,均高于东部地区7.0%的增速。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政府在其文化领域的投入是不可小觑的。
而将于2017年启动的“宜居水岸”工程为例,“宜居水岸”工程项目总长7.4公里,预计投资16个亿,修建好后杜甫草堂、浣花溪、文化公园、宽窄巷子等景点将被串联在一起。“宜居水岸”不仅是西郊河综合改造的示范工程,更是把二千多年成都的历史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现了清水和绿地相连的千年古都文化。

图表成都宜居水岸工程

城市发展竞争力大PK

除了政府的推动,成都作为文化底蕴丰富的千年古城,拥有多彩的文化资源,加上中西部地区这些年高铁、高速公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提升,未来,成都必将吸引到更多的资本力量,让文化资源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科创
在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之后,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城市几乎已被贴上“前景光明”四个大字。
2016年12月21日,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评选的《中国区域孵化能力评价研究报告2016》正式对外发布。《报告》立足于“区”,通过孵化企业、孵化成果、孵化平台和孵化人才4大维度的10个三级指标体系,测评得出2016年中国区域孵化能力排行榜。
当前全国区域孵化能力分布呈现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强鼎立”的态势。从城市上来看,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深圳三个城市。

图表2016年中国城市区域科创能力综合指数

城市发展竞争力大PK

数据来源:广东社会科学院
深圳——中国科创经济的崛起之地
在2016年中国区域孵化能力排行榜上,深圳市南山区、福田区、宝安区、龙岗区悉数上榜。
目前而言,深圳无疑是中国科技创新能力最为突出的城市。2016年,深圳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5428.39亿元,增长8.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75.4%;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4762.87亿元,增长9.8%,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6.2%。
2016年,深圳的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国总量的一半多,连续十三年稳居全国第一位。以2014年PCT国际专利申请中美两国比较,美国高通、英特尔、微软、联合技术、谷歌、惠普等6家巨头一共申请专利8161件,而中国的华为、中兴、腾讯、华星光电、华为终端等共申请专利达8031件,毫不逊色。
而深圳除了拥有华为、中兴、腾讯、比亚迪等一批创新型巨头外,还存在着大疆、迈瑞等大量的行业领先者,以及海量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在企业研发水平上的优势尤其明显。
深圳已经进入到创新驱动阶段,即以研发、创新产业、新经济等拉动经济增长的阶段。目前,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未来型产业的布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已经体现出了强大的作用,未来的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
杭州——名副其实的“电商之都”
此外,除了北上广深几大一线城市,杭州近年来的创新表现亦相当亮眼。至2016年,杭州集聚了全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电子商务网站,同时在电子支付、云计算、快递、网络营销、信息技术、运营服务等领域涌现众多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成为我国名副其实的“电商之都”。
目前杭州的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全国第四,仅次于京沪深。在杭州滨江不足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集聚了30多家上市公司。除阿里巴巴外,还有士兰微电子、恒生电子、信雅达等一批国内科技人员创办的上市企业。
可以看出,滨江汇聚着以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智慧产业,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环境
发展追求与环境制约的矛盾已经困扰了中国几十年,至今未能有效破解。近年来,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为本的观念正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

图表2016年中国主要城市经济增长与空气质量

城市发展竞争力大PK

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公报、环保部
深圳——绿色发展先头兵
绿色发展是挑战也是机遇。迫于环境的压力,深圳很早就提出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鼓励支持低碳环保产业发展。
得益于深圳多年来对绿色发展模式的坚持和经济结构绿色化调整的深入,至2016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17.4%。
“十二五”期间,深圳市淘汰转型低端企业超1.7万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占GDP比重由28.2%提高到40%;深圳资源能源消耗实现“八个明显下降”,其中万元GDP能耗、水耗、建设用地、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9.5%、43%、29%、21%。
作为国家绿色城市的代表,深圳已从过去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发展模式,迈向了“深圳质量”“深圳标准”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在2017年2月新出的《深圳经济特区一体化建设攻坚计划(2017-2020年)》中,深圳市政府表示将继续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努力把深圳生态优势转化为未来新的竞争力。
可以预见,环境与生态领域将是深圳未来发展的又一大看点。
厦门——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并重
2016年,第一批实施空气质量新标准的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的前10位城市是海口、舟山、惠州、厦门、福州、深圳、丽水、珠海、昆明和台州市,厦门排名第四。在2016年5月,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中,厦门也榜上有名,位居全国第八。
城市的整体质量的提升,不仅仅在于生产规模和GDP的增长,城市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潜力也至关重要。综合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两方面因素,厦门市发展前景可观。
总结
未来机会之城在哪里,哪些城市最具发展潜力?
综合来看,北上广深仍然具有持续的发展潜力,无论是从当前经济体量,还是科创文化等各项指标的综合表现,都具有较明显的优势效应,未来这几个城市也将在国际竞争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天津、重庆、成都、杭州、武汉和厦门在一众国家中心城市中显现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天津和重庆在人口、开放程度、环境等众多方面优势明显,成都、杭州在科创和文化方面则各有千秋,而厦门在人口吸引力和环境方面也是当仁不让。
这些未来机会之城您更看好哪个?